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继续领跑全球
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产业成绩斐然。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1—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697.3GWh,累计同比增长60.4%。其中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485.5GWh,占总销量73.7%,累计同比增长51.6%;出口量为15.8GWh,占总出口量65.0%,环比增长17.1%,同比增长16.6%。
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产业成绩斐然。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1—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697.3GWh,累计同比增长60.4%。其中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485.5GWh,占总销量73.7%,累计同比增长51.6%;出口量为15.8GWh,占总出口量65.0%,环比增长17.1%,同比增长16.6%。
2025年8月10日,由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编的两项国家标准《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和《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叶轮式膨胀机技术规范》正式启动暨大纲审查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
随着电动汽车与储能电站的发展,锂金属电池虽有望突破500Wh/kg的能量密度极限,却面临严峻的安全挑战。高镍正极在200℃时即分解释放氧气,金属锂负极与电解液反应生成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正负极气体在密闭空间相遇易触发剧烈反应,导致电池热失控甚至爆炸。因此,开发兼顾高能量与高安全的电池技术成为行业的迫切需求。
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6.1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2.7%;新能源市场交易电量达9569亿千瓦时,占新能源发电量的52.3%;绿证交易量同比激增364%,绿电交易电量增长235.2%。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连续两年突破3亿千瓦,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20.17亿千瓦,同比增长58%。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目前已突破10亿千瓦,占全球光伏装机总规模的近一半。
2025年1~6月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4.8% 跨省跨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18.2%
中国储能网讯:2025年7月16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5年度“三首两新”拟认定技术产品名单公示,精控能源自主研发的iCCS高安全锂电池直流侧集装箱储能系统成功入选,并获评首台(套)装备。此次全省仅有41项装备获此认定,彰显了精控能源自研技术的领先实力。
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多起锂电池火灾引发业界对电池安全与监管的探讨和反思。
记者今天从国家标准委了解到,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近日正式发布。这是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领域首项国际标准。